舔狗心理成因

“舔狗”明知对方不喜欢自己,还一而再再而三放下尊严和底线去追求对方。舔狗在爱情中无疑很卑微。他们将自己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爱情,最后往往以悲剧收场。那么,舔狗的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呢?

“舔狗”是一种“卑微追求者”。恋爱之初,他们的目的都是好的,喜欢对方而想向对方示好,但却没有得到期望的回应。当被追求者对他们的殷勤付出表示拒绝时,他们就可能会对这件事产生错误认知。他们认为对方可能在考验自己,如果自己能再努把力,或许就能把对方追到手。于是他们便会越挫越勇,开始疯狂追逐对方。

实际上,对方或许并没有这个想法,只是单纯不喜欢他们而已。所以舔狗常常会有一种“钟情妄想症”,他们会对被追求者的冷漠产生歧义,甚至幻想如果求爱成功,两人日后在一起的各种美丽憧憬。

在这种美好愿望的鞭策下,他们便会暗下决心,采用更加极端的方式追求对方。这时舔狗们的追求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喜欢,而是为了自我满足,实现自己的幻想。他们的追求行为越来越疯狂,甚至会自我牺牲,想通过自我感动式的付出,让对方感动。

舔狗的极端追求方式不仅不会让被追求者感动,反而让他们失去安全感。被追求者越是回避,拒绝,舔狗们就越是疯狂激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为什么“自我感动式付出”不能让对方感动呢?

他们在付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没有感受到对方的需求,只管闷头自己干,所以这种感动终究只能是“自我感动式的付出”。 

自我感动式付出有哪些特点?

1.误将别人的爱情蓝本当作模板

在许多人固有印象中,喜欢一个人就应该对其无条件付出。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对于爱情的定义都不一样。一些人习惯于将小说、电视剧或者父辈们所宣扬的爱情观念用在自己身上,于是通过把别人的爱情蓝本当作模板,在自己的爱情中表现出来。

然而真正的爱情不是偶像剧,它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的人来进行安排。

2.以为自己给的都是对方想要的

自我感动式爱情,往往会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比如一位男士看到一个非常好看的包,价格上万,自己工资不到3千,为了讨好对象,他一咬牙一跺脚还是把它买下来了。当他兴高采烈地把包送给对象时,却被对象臭骂了一顿。

他的对象原来根本就不喜欢奢侈包,对方只希望他能够踏实地干事。这位男士却觉得对象太不识好歹,这就是典型的自我感动式付出。因为他并不知道对方需求什么,而是以“我认为”的方式去满足对方。

所以自我感动式付出感动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对方。舔狗之所以会舔到最后“一无所有”,可能是使力的方向错了,他们没有了解到对方的真实需求,只会盲目、无底线付出。

精致的猪猪女孩

网络流行语:精致的猪猪女孩。该词常常用于自称或者自嘲,没有明确贬义,自嘲比较懒散、或者比较爱吃又很胖、笨笨呆呆,属于可爱卖萌的说法。

词语来源

该词最早出自2017年7月微博大v休闲璐发布的一篇博文:想必大家也发现了,最近猫过气了,猪起来了。猪猪女孩也将成为2017年下半年开始最流行的女孩。

发展经过

该词走红网络,逐渐衍生出“做一个精致的猪猪女孩”新梗,网友们制作的“猪猪女孩”相关表情包也受到大家热烈追捧,被广泛使用和转载。

引申含义

精致的猪猪女孩常用于自称或者自嘲,没有明确贬义,可以自嘲比较懒散、爱吃又很胖、笨笨呆呆。属于可爱卖萌的说法,其与另外一个网络流行语“猪精女孩”有本质差别,后者常含明显贬义,暗指别人又丑又胖戏还多。

现实案例

近日,一则女子怒骂快递员老公的新闻引发热议。据悉,女子因为想要成为精致的猪猪女孩,嫌弃老公收入低,对陪伴她10年的丈夫提出离婚,并在家中怒骂其为“垃圾”。

该女子的言论引起社交媒体热议,许多人对她的行为表示不满和批评。许多人认为,这种行为不可接受,不仅伤害了她的丈夫,还给其他人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烦恼。

另外有人对该女子言论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是个人选择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不应该被指责或者剥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动机,不能简单将其归为“无理取闹”。

不管哪一方都需要冷静对待这件事情,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公共场合更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给其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烦恼。

纯爱战士

纯爱战士是指只喜欢单纯美好的剧情的观众们。出自漫画《咒术回战》。

词语来源

纯爱战士对牛头人/ntr这种“喜欢的人事物被别人强行夺走”的情节恨之入骨。还拒绝一切不利于主角感情发展的因素,例如婆媳关系、家境悬殊等,只想看甚至企图支配主角去谈甜甜的恋爱,没有任何阻碍的在一起。

该梗出自漫画《咒术回战》,是乙骨这个角色的经典台词:“我们可是纯爱啊!”,不管他的未婚妻变成什么样子,他都会承认他的爱意和身份,后来就被戏称纯爱战士/纯爱战神。

最爱看评论区里纯爱战士和牛头人打架了。

引申

为爱冲锋的勇士

这位主角是山东一名男生,他为爱执着的精神被无数网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1、为爱冲锋的勇士这个梗的意思是:一位因为爱情而不远千里骑行三天三夜奔赴妻子学校的男人。

2、这位男生与妻子发生了情感纠纷,女生在校内跟另外一个男生好上了,于是这位勇士骑行三天三夜来学校只为向妻子讨个说法。

3、为爱冲锋的勇士这个梗出自抖音短视频,各位网友根据真实事件而改编的一个动画作品。

4、这位勇士带着口罩,站在校园门口只想要个说法,女生在校内的男朋友却带了四个人围殴男主。网友们称没有带武器是对法律的尊重,没有闯进宿舍是对女生的尊重,一挑五是对自己山东男儿实力的自信。

纯爱战士应声倒地

“纯爱战士应声倒地”根据语境不同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在爱情里真心真诚为对方付出的人最后遭到了背叛。

第二种:被别人的美好爱情甜倒了。

成都某学院发生了一起男子去学校找女友,意外发现女友劈腿的事件,引发学院同学及社会热议。该男子手持大喇叭控诉女子不忠。据该名男子称双方交往三年,他一直深爱着女友,甚至坐长达7个小时的高铁来到学院见她,反而被女友骂道:“滚回去”。

男子面对女子无情的态度,表示自己三年青春什么也没换来,反而换来了女朋友的背叛。男子自称已上班半年,面对工作上的压力都不曾与女友讲述,面对女友的劈腿,男子心情都快崩溃了,男子觉得自己的付出都付诸东流,实在不值得。

据了解,该男子为了跟女子维持恋爱关系,一直都在努力着,甚至把自己家里给的生活费,扣除基本生活后全给女方,男子一味的对女友好,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女友10天就跟别的男人好上了。

男子本来是想跟女友好好谈谈的,面对女友无情的态度,情绪崩溃,才会站在校门口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面对男子的真情流露,围观女子上前送上了一朵鲜花,还有其他观众也送去了奶茶和烟。或许在这快餐式时代下的爱情,总能遇到认可你真心,并为你鼓掌的人。

这件事情引起了人们对于爱情和关系的思考和反思。我们需要意识到,爱情并不是一种单方面的付出,而是需要双方共同经营和维护。在恋爱中,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尽可能地去理解对方,避免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同时,在感情中双方应该保持忠诚和诚实。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伴侣有了不正当行为,我们应该及时地沟通和解决,而不是去采取极端的行为和报复。

男子回去后,通过拍摄视频再次讲述自己在网络上走红的事情,其再次表示:“不是我们这一代糟蹋了爱情,只是爱情留到了上一代。自己已经释怀,让大家都能好好生活”。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指考公、考编或考研成功上岸后把原本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甩了的行为,也可用来比喻自己变优秀之后,就另找新欢。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这句话带了几分调侃,自然也有几分无奈。一旦一方出现大的变量,双方条件不匹配了,另外一方就开始在心里淘汰这个人了。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也不全是贬义,也有褒义的一方面,比如告诫自己狠下心搞事业,没有一个人值得你去牺牲自己的事业和原则,要先学会做自己。

现实案例

河南一女子打电话咨询律师,怎么让男朋友跟自己提分手?或者说,怎么提分手让男朋友容易接受。

女子要分手,并不是因为男朋友做错了事情,而是她考上了事业编,觉得男朋友配不上自己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是个很自私自利的人!”女子在电话里跟律师说道。

另外一个分手的原因是,女子觉得自己男朋友不够上进,她看不上这种人。自己考研考上事业编,以后思想观念、消费水平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

长痛不如短痛,所以女孩提出了分手。

据悉,女子和男朋友谈恋爱已经有4年多了,男子从她读专升本到考研,再到考事业单位,男朋友一直对她关怀备至。不仅如此,男朋友更是在经济上给了她足够的支持。这些年,女子大概花了男朋友5-6万块钱。

女子还算有良心,直言这些钱,自己会还一部分给他,但分手肯定是要分手的。

男生很不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自己都已经买房了,打算和女生结婚了,她却提出了分手。

分手后,男生也明白了社会的残酷和现实,爱情也不例外,所以他也回应了网友:女孩很好很值得,只是不顺路了,祝福她。

从对话中我们知道,女生提分手的导火线,是因为她发现了“新猎物”。

女生参加工作后,单位同事给她介绍了一个男孩,家庭经济条件都很不错,比前男友强太多。女生对他印象蛮好,目前还在接触中,并没有正式谈恋爱。

为此,她必须跟男朋友一刀两断,快刀斩乱麻,这样她才能尽情地投入到新的恋爱中去。如果没有同事做媒这件事,可能她暂时不会和男朋友分手。因为前男友是个暖男,分手了她也觉得有点可惜。

只是让人害怕的是,这样的女孩会不会一辈子都把男人当跳板?

同事介绍的男生条件很不错,会不会两人在一起后,女子又把他当垫脚石,升职或者消费水平提高后又把这个男孩给甩了。

如果真是如此,实话实说,这样的女人很可怕。

人的欲望无限,没人知道女子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或许像明星一样,奢侈品信手拈来!

所以说,她说的那句话是对的,分手是为了前男友好。至于男生祝福前女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他发了很多信息给前女友,却发现被拉黑了,只是自己感动了自己。

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一个男生努力工作、买房买车,养女朋友,这还叫“没有上进心”。

女生们,到底什么才是上进心,赚到很多钱才算吗?

真正爱你的人,不会在意你是不是公务员,所谓的“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不过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而已,说到底是爱自己胜过爱对方。

能被斩的从来不是意中人。真正的意中人不可能被斩。

如何避免自己不被意中人斩掉呢?答案是投资自己,送对方上岸不如自己先上岸。

情感漠视

有的人,缺乏情感回应的能力。

这类人会压抑自己的感受,对情感浓度需求特别低,不知道该怎么和另一半建立真实的情感流动,也不懂得该怎么回应伴侣的感受。

他们和另一半,往往会建构“假性亲密关系”。

和这类人相处,你会感受到他对你不够爱。看起来他承担了丈夫的责任,比如会给家庭提供经济,会照顾孩子,但你总能体验到他身上有一种疏离感,你的情感一直得不到他的回应。

他也会在特殊的时刻给你惊喜,会扮演一个好丈夫,可是你觉得自己并没有得到他给予的爱的滋养。

你们两个人建构的亲密关系并不真实。

你会怀疑他的内心对你不够爱,尽管你们两个人可能是周边人眼里的模范夫妻,可只有你感受到很痛苦。

于是,你会要求伴侣爱你。但他觉得自己做得已经足够好了,在努力尽到丈夫的责任,反而会觉得你对他的要求太高了。

其实,并不是你的要求高,而是他一直都没有打开自己的内心,他适应了压抑自己的感受,无法理解你的情绪。

相处时遇到冲突,他会回避、沉默;在你分享自己的喜悦时,他也无法真正为你开心;在你表达脆弱时,他会隔离你对他的情感需要;在你表达自己情感需求时,他的内心会感受到窘迫,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你。

陷入到这种感情状态中,你会很纠结。

它无法让你坚定地离婚,却一直让你感受到痛苦和折磨,你不知道自己的婚姻该走向何处。

其实,这种婚姻状态的形成,也并不是对方的错。

他并不是故意忽视你,而是因为这类人被动地形成了“情感回应能力的丧失”。

比如,他们在疏离型的家庭中长大,父母之间没有情感的流动,很冷漠,他们也内化了这样的情感模式,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别人对自己的情感期待;

或是和父母某一方的关系特别差,被父母情感勒索,就关闭了自己的感受,恐惧感受的表达,对他人感受的感知力变得格外迟钝;

也可能是父母两个人都很强势,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时,会被父母强势地否定,长大后也会变得很难共情他人的情感;

在这样的婚姻里,你可以选择离开对方。

但如果你很爱另一半,想要把婚姻过得幸福,我们需要去看到伴侣不敢打开他的感受的原因是什么,理解伴侣行为背后的逻辑。

当我们能看到伴侣真实的内心世界,向对方传递自己的懂得和理解,让伴侣有被接纳的感觉,就会逐渐改善彼此的情感状态,伴侣在感知到安全后,也会逐渐重构他的行为模式,开始回应你、让你体验到被爱和幸福。

亲密两性关系中的回避行为

很难拿捏你在他面前说的话合不合时宜、下一步又该说什么。因为你很难得到及时的反馈,这注定了你们之间的信息交换是无效的,他总用最低成本的方式让你整晚抓耳挠腮,就是沉默。

不回避的人会以非常积极的姿态解决你们关系中任何细枝末节,会表现得非常神经敏感,他希望对方从和自己的关系中获得最佳体验,而不是长久地忽视显著的问题。

听多了沉默是金,但实际上,沉默在大多数关系里面并不是高贵的,并不是深沉的,仅仅只代表着无所适从、回避和逃避。新生儿不发表演讲是因为他不屑于吗?只是因为他不会说话。很多人不说话也没有别的原因,不过是思想的巨婴罢了。

如果你非要从他嘴里套出他沉默的原因,他会告诉你,sorry因为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说,所以只好不回了。这听起来无奈,实则代表着关系处理能力的缺位。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男性身上,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在他们的社会成长历程中更少获得表达自我情感需求的经验,自身也缺乏欲望与动力去拓宽这方面的能力。

对于工作,他们创造出了很多原则去最大化沟通效率,比如老板的信息,在自己资源/信息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要如何回复对方,以达到既告知实情又表忠心的目的,然后在进度更新后第一时间update对方,通过这些话术同时表现自己的真诚和努力。但反观在情感关系中,通常缺失了这种权力的不对等,或者说实质上是权力的调换,导致他们没有动力寻找最优解来打破这不必要的沉默。

在相识的初期,有人会因为你展露出来的某一面而接近你,比如你的言论看起来很新锐,你的文字读起来很先锋。他们选择和这样一个人在一起仿佛是对自己审美品位的印证,从而证明了自己不是只从胸部和长相评判一个女孩,而拥有更高级的趣味。

因为任何属于外部的,社交媒体的形象,都是支离破碎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无法承载爱与欣赏,如果有的话,那这些爱和欣赏的对象不过都是一个幻影,和对方本人并无关系。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去认识和崇拜文字背后的作者,而是升级自己的意识,实现自我教育,改善自己在现实中的行事方式。

所以当这些通过社媒内容来了解你、肯定你的人,真正接近你之后,会发现你和他任何遇到过的任何一个人一样普通平常,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任何一段关系一样,充满着欲望、不平衡、怀疑、矛盾。当他发现了这一点,会快速感到失望,之后他会觉得这段关系失败,觉得自己失败,因此想要重开。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偶尔萌生想要重开的想法,坚持需要勇气,对于亲密关系,放弃重开是最容易的选择,尤其是对于热爱沉默的人。实际上人与人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处理不好这一段亲密关系的人,也并没有能力处理好另外一段。

这结果很容易被预见并且不可能有差错,就是这个人要么在一段拧巴的关系里面妥协痛苦生存下去,要么一次次地对亲密关系失望,并始终以为所有的问题都归根于没有找到某个唯一的soulmate。

所以,当你们之间的了解更深入了一层的时候,在他觉得他已经获取了掌握了关于你的全部真相的时候,他一改往日的殷勤,又会选择躲开这个看起来极其普通和脆弱的你,这是他沉默的开始。

有些人本身就是很无趣的,他们的娱乐方式全是被别人二手加工后的镜头组合,以至于接收的思想都是一些被有意识诱导的思想。他们为什么常常沉默呢?因为出于本心,出于真正的兴趣,他们没法靠自己的意识谈论任何东西。

他其实根本不关心你最近读了什么书的,他之所以在刚见面的时候问出这个问题,一是为了把你和其他不读书的女生划分一个阶级差别,以此证明自己接触到了另一种女人的优越性;二是为了以此推进下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和你睡觉。一旦这个目的达成了,他不会管你有什么爱好最近又读了什么有意思的最新著作。因为不管你是读了网络漫画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他来说其实都一样。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精神食粮,或者说从亲密关系中获取精神食粮。他们问这个问题只是需要确保你是他们打上标签的一种形象,不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村姑,配得上他们那支读过书或者有很多钱的生殖器,然后就可以放心大胆和你上床睡觉了。睡完觉之后,他们仍然只会朝着短视频发出笑声,而不是和你所谈论过的书,而对你们之间的问题保持沉默。

回避是关系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这是一个群体行为,我们没有义务和能力去教育和改变。回避者身上仍可能会有一些无关的外部特质吸引你,就像你也会吸引他们,可能因为他的眉眼刚好符合你的审美,或者刚好戳中你的性癖,这都无所谓,很正常,因为任何原因对一个人产生好感都是合理、而且不应被苛责的。

但是越过这些个性化的特质,这个人再可爱再性感再有魅力,指导着这个人的行事逻辑仍然是回避这一套,他也因此和其他大多数人没有本质区别,这在关系中需要被牢记。

我们需要牢记的原因是因为要明白一段关系能带给我们的价值有限,对方不可能是一个完美伴侣,他可能只能陪伴我们一段路。你可能不能选择和避免他是不是一个善于回避的人,但在整个过程中,要避免的是作出忽视自我需求,而一味迎合对方需求的决定。

你的性欲是属于你自己的。你可以做爱可以做受虐者可以和对方交换裸照,可以玩各种不被主流话语所赞赏的游戏,但是前提是你真的想这么做,而不是仅仅是对方希望你这么做,你乐在其中,但你不能强行说服自己乐在其中。我们可以和回避者交往,前提是他们身上有我们需要的价值,但我们必须牢记这些价值是什么,而不超出它们的界限,因为这些人并没有盈余的能力去处理这些复杂深入的问题,这段关系可以谈得上喜欢,但谈不上依恋。

早几年有些女生喜欢把自己归类于男性群体,原因是自己不善表达、行事一板一眼,仿佛这样可以从另一方面突出自己的逻辑能力、突出自己的反差可爱。但愚钝并不是什么好特质,敏感性才是在好的情感关系中非常重要、不可缺位的。人都有这些能力,只是有没有去特意发展和唤醒的区别。要发掘自己感性的一面以及善于表达的一面。真正的依恋关系只可能在非回避者之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