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

14 results were found.

“女人是一个谜”的心理根源

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在2012年的一次访谈中这样说道:“女人是一个完全的谜(a complete mystery.)”当然,类似的说法已经流传很久了。我小时候在看系列电影《回到未来》时,里面那位开发出时间机器的物理学家也说过类似的话。“女人是一个谜”这样的刻板印象,并不会因为一位或几位物理学家这样说就会显得更有道理(假如我们忽略这些人的“书呆子”气息的话),但它的确能体现出许多男性对女性的一种认知。 作为一种现象,“女人是一个谜”的确是存在的,而且许多女人也承认这一点。本文分别从男性一侧和女性一侧来对这一现象的心理根源略作分析,同时也会提出缓解这种现象的根本思路。 男性情绪智力的先天劣势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词典,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定义是“一种智力,涉及处理情感信息并将其用于推理和其他认知活动的能力”。这个定义当然是显得专业了一些。韦氏词典对它的定义则更为浅显:“认识、理解和巧妙处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如调节自己的情绪或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同情和良好的判断力)。”但是不要把调节情绪理解为压抑情绪,各种研究显示,压抑情绪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有时候中文世界把“情绪智力”翻译为“情商”,但在许多文献中“情商”其实指的是圆滑世故的能力,而不是情绪智力的本义。 按照一种情绪智力的四分支模型,情绪智力分为感知、使用、理解和管理。感知指的是一种侦测和破解情绪的能力,包括他人和自己。使用指的是驾驭自己的情绪是实现认知任务。理解指的是理解情绪语言的能力。管理指的是调节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能力。 女性比男性拥有更高的情绪智力,这是今天人们得出的相当肯定的结论。我们可以说女性拥有更高的情绪智力天赋,或者说男性存在情绪智力的先天的相对不足。最近有神经科学的研究显示,男性对识别女性情绪方面的相对劣势反映在了不同的脑部区域的活跃程度上。不过具体来说,由于情绪智力又有四个维度,两种性别并非在所有四个维度上都具有差异,差异主要集中在“感知”和“理解”这两方面,而并非“使用”和“管理”。 然而,女性虽然拥有更高的情绪智力,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更具有情绪性(emotional)。很容易想象情绪智力和情绪性构成相辅相成的关系。情绪的性别差异是存在的,虽然不宜过分高估或夸大。一项研究指出,除了“骄傲”这一情绪男性明显得分较高外,其他所有积极或消极情绪都是女性得分较高。其他研究则发现只有较少的情绪类别存在女性较高的性别差异,而恐惧、悲伤几乎肯定名列其中。 于是,综合来看,由于男性的情绪智力的先天劣势,特别是理解情绪方面的能力的劣势,使得他们在面临具有较高情绪性的女性时,有时候就会显得捉襟见肘了。 但是也不应忘记,有一项经典研究指出,共情准确性表现上的性别差异是动机差异造成的,而不是简单的男女能力差异。研究者发现,只有当女性在执行移情准确性任务之前接受了一项评估其对目标人物的同情情感的任务时,她们的优势才会保持。但是假如以准确性为条件来支付金钱,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共情准确性差异将会被消除。如果我们接受这一论点的话,那么结论就是,男性的情绪智力的先天劣势并非真的是能力不足,而是男性并不擅长发挥这种能力。 女性的沟通障碍 一般认为,女性在表达性(expressive)较有优势,而男性在工具性(instrumental)方面较有优势。在观察女性同性友谊和男性同性友谊的相互方式的差异的时候,我们便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点。但是女性并没有时时刻刻地把表达性优势发挥到实际沟通之中,有时候反而是比男性制造出更多的沟通障碍。在观察夫妻争吵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女性把自己的表达性优势发挥到错误的地方。 谈过恋爱或结过婚的男性可能都有这样的印象:自己的女性伴侣在不高兴的时候并不会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各种显得忽然且异常的通常是不友好的行为表达出来,而且同时不会主动做任何解释。比如在亲密关系中,这些行为包括忽然的长时间沉默,拒绝亲近,发脾气,情绪崩溃,制造隔阂甚至“闹分手”,等等。在约会阶段,女性不会对男性做出的某些安排、提议或举动当场提出反对,而是喜欢“秋后算账”,或者甚至始终不表态。在对女性心理活动的全然不知的情况下,忽然遭遇到这样显得异常的举动,男性感到费解便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多数男性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从沟通的客观角度来说,女性在这种情况下是在制造沟通障碍,因为他们的内心在发生强烈的负面的活动,但是却没有表达出来,并且以一种似乎对抗的方式行动。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在许多情况中,女性并不是真的不愿意表达出来,而是同时希望获得男性伴侣的关心后再在合适的氛围中表达出来。这涉及到一种深度的自我表露,而这种自我表露只会发生在一种特定的氛围之中,但是女性自己并不愿意去营造这种氛围,显然当女性在经历那种情绪的时候是不可能有心力去创造这种氛围的。所以,虽然这是一种客观的沟通障碍,但是从女性主观角度来看却似乎是必然的。 研究者已经明确,在遭遇负面情绪时,女性会采取更多的反刍(rumination),这也是为何更多女性陷入焦虑或抑郁的原因。反刍的意思就是长时间独自沉浸在负面事件上,无论是过去的事件还是现在的事件。同样相关的是女性也会采用更多的愤怒抑制,不过该研究也发现,如果控制了抑郁症的水平,那么男女差异就消失了。女性报告的抑郁症数量大约是男性的两倍,而实际情况可能更为悬殊。反刍和愤怒压抑都可能导致女性把负面情绪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但同时又默不作声或不做解释的现象。 于是,女性在某些情绪上的情绪性特征,以反刍和愤怒抑制为特征的情绪调节策略结合起来导致了沟通障碍。 结语:心理根源,以及理解女性作为男性的使命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女性在情绪智力方面的相对优势和他们的沟通障碍,可能促使她们的祖先在原始时代的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存活下来,而不具有情绪智力的相对优势以及不存在沟通障碍的女性则可能在进化链条中被淘汰了,从而没能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本人并非进化心理学专家,这里我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推想。 较高的情绪智力本身也意味着较高的生存能力和较高的择偶价值,这意味着在采集狩猎时代女性之间的择偶竞争要比男性之间的择偶竞争要激烈得多,因为这样她们更加容易判断出男性的想法以及竞争者的想法。 至于沟通障碍则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它可能是这种女性内部的激烈择偶竞争的副产品,因为女性有时候需要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表达和负面行为,以提高自己的赞许性,因为男性肯定不喜欢这些东西。另一种可能性则是,女性要测试男性对自己的忠诚以确保自己基因能够传递下来,也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照顾,于是表现负面行为但不做解释便是一种引起男性注意并进而测试男性的方式。男性也要通过其他方式来确保伴侣对自己的忠诚,但往往是通过其他更直接的办法,因为他们在力量上有先天优势。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女人是一个谜”呢?我发现,只要女性愿意自我表露,并且自己付出全神贯注的努力——前提是创造了这样一种氛围,并且具有相关的关系——那么女性没有什么不好懂的。最近我跟一位朋友交流这个话题,她说自己“习惯让对方猜心思”,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保留“神秘感”便成为了一种有意识的提升自己赞许性的亲密关系策略,同时也可以对伴侣进行测试,并且她自己也觉得自己“难懂”。不过我认为这跟“欲擒故纵”(playing hard to get)一样是以神秘感为宗旨,从而很有可能是一种反噬的策略。至于觉得自己“难懂”也并非难题,因为可以在沟通中更加了解自己,毕竟这就是亲密关系的奥义所在。 总之,我认为,理解女性,而不是不负责任地高唱“女人是一个谜”,是男人生之为男人的使命。这意味着男性有义务去感知和理解女性伴侣的情绪,并且在对方愿意的情况下,去使用和调节情绪。即便存在冲突,男性也应当尽可能把理解对方放在第一位。这不仅适用于亲密关系,也在程度更轻的意义上适用于异性友谊,并在某种意义上适用于抽象的男女关系。只要坚持这种心态,我们便一定会拥有充分的动机,并展现自己的能力。(文/冷金乘)

性吸引、喜欢、爱、痴情、痴迷的辨析

受过科学或哲学训练的人很喜欢区别不同概念的意义,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人们没有在规定意义上使用某些概念时可能会感到“不堪忍受”。我曾经在网络论坛上的争论中给一个评论者讲解了什么是“情绪”,以及为什么爱是一种情绪,后来这位喜爱阅读小说而非严谨学术作品的人对我表示,她现在已经被我搞得害怕使用“情绪”(emotion)这个词了。 我们在厘清不同概念的意义的过程中,不仅会促进我们的知识的粒度(granularity),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在这篇文章中,我会讲解浪漫爱情领域中几个意义相近的概念,它们分别是性吸引(sexual attraction)、喜欢(like)、爱(love)、痴情(infatuation)和痴迷(obssession)。这里我尝试给出的并非一个普适性的公认的严格的释义,毕竟学界对一些概念的含义争议颇大。尤其有争议的是,人们在考虑爱这个概念时,是不是仅仅只需要考虑主观因素就行了,而无须考虑交互性。在本文中,我将给出自己的解释。 性吸引(sexual attraction) 让我们想象这一个场景:你正在图书馆里对着电脑工作,你的脑子正一片焦头烂额,想要休息片刻,于是不经意地抬头看了看周遭。你看到一个人正从不远处迎面走来,你感到有点心动,随着这个人走得越来越近,而你也看得越来越清楚——幸运的事情发生了,你心动的感觉继续升高,甚至心脏跳动的频率也加快了。你的眼神无法从这个人身上移开,而且这个人在你对面的位置坐下了。你感到自己无法再继续认真工作了。 这时我们可以明确,当事人被对方吸引(be attracted)了,而且这是一种性吸引。“性吸引”指的是基于性欲或引起这种兴趣的特质的吸引力。一个人也可以被思想或山川所吸引,而它们跟性当然是没有关系的。有些人可能以为自己被一个人吸引只是纯审美意义上的,但在大多数时候,这只是冠冕堂皇的借口或没有认清自己而已。一个流行的词汇是crush,它指的就是强烈的性吸引。至于另外一些性吸引,当事人的感觉并不这么强烈,所以不能归为crush。 理论上来说,外表吸引力只是性吸引力的一部分,因为性吸引力还要考虑其他诸多因素,比如相似性、邻近性、相互喜欢。有时候还需要考虑一些负面因素,比如一位教员可能会防止自己被自己的学生吸引,或者一个人防止自己被一个不在自己年龄或阶层范围内的人吸引。有时候这些负面因素只是一种外在的禁欲因素。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crush这种强烈的吸引现象肯定是以外表吸引力为主,或者仅仅只有外表吸引力因素。而且,性吸引虽然是爱的一个前提条件,但是它还不是爱。就此而言,剑桥词典对crush的释义是“一种强烈但短暂的喜欢某人的感觉”是准确的。 喜欢(like) 喜欢是一个很平庸的概念,因为你可能会喜欢任何东西,你可以喜欢你家的猫,也可以喜欢你的男朋友;你可以喜欢好几座城市,好几个学校,好几个公司,很多音乐,很多游戏,很多电影。你可以说你喜欢一个人,但那个人只是你的朋友(包括异性朋友),而不带有浪漫色彩。 喜欢这种情感并不自带任何浪漫因素,喜欢也不是爱的必要组成部分,喜欢跟爱也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这也就意味着,你可以喜欢一个人,但是你没有爱这种东西(如对你的异性朋友),此时这种喜欢并不是建立在性吸引力之上的。 那么什么是“喜欢”呢?按照科林斯词典的释义:“如果你喜欢某件事或某个人,你就会认为他们有趣、令人愉快或有吸引力。”可见,人们会因为多种不同的原因去喜欢一个东西。你可以因为一个人的外表喜欢一个人,这种建立在性吸引上的喜欢便是性吸引力的另一种说法。 在图书馆这个例子中,我们还不能立即说当事人喜欢上了对方。因为性吸引力是外部对象对主体的强烈刺激,主体只是被动方;而喜欢则意味着主体意识到自己被吸引了,证实了这种吸引。也许当事人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喜欢对方了。这种情感相比于爱是廉价的,因为它并不意味着要建立更深的联系。 于是,在浪漫关系中,你说你喜欢对方,或者问对方为什么喜欢自己,这种陈述或问题是最没有价值的,因为喜欢这种情感实在是泛滥成灾了。你喜欢你的伴侣,跟你喜欢你的猫,这两种喜欢在本质上是一个东西。它无非指的是你喜欢他们的外表或其他特质,愿意待在一起,等等。 爱(love) 爱可谓是最困难的问题,相关的文献汇聚起来可以建立一座巨大的图书馆。甚至爱本身的性质都还悬而未决,有人说它是情绪,有人说它是驱动力,有人说它是综合征。而且爱本身又被切分为许多分支,至少我们这里只讨论浪漫之爱。 按照图书馆那个例子,当时人crush了那个人,可以说现在爱上这个人吗?我们这里要先讨论一种现象:love at first sight(一见钟情,LAFS)是否存在,或者如何理解LAFS? crush和LAFS很相似,但是也有区别。它们都是建立在外表吸引力的基础上,但LAFS与之不同,因为它表现出了更多的深度,因为当事人同时还产生了一种与之建立精神联系的渴望,以及对对方的理想化。它经常表现为一种灵魂伴侣(soulmate)的想象。当然,有些LAFS的事例在当时只是crush,只不过被后来追授为LAFS。但务必记住一点,虽然LAFS看起来很神秘,但它的来源并非任何柏拉图式的神秘的精神联系,而仅仅是外表吸引力。 LAFS至少在它诞生之初,是一种单爱(one-sided love)或无回应的爱(unrequited love)。LAFS这种现象告诉我们,爱的重点必须是精神联系(即便是单向度的)以及对对方的理想化,尽管它的实际来源肯定是外表吸引力。你爱这个人——即便你对这个人除了外表还一无所知——所以你渴望精神联系,并且理想化对方。相反地,你喜欢这个人或被这个人吸引,并不意味着你想要建立精神联系。 LAFS只是走向爱的道路的一种,现实世界中的许多浪漫之爱是认识一段时间后才逐渐产生的。LAFS固然相当浪漫,但我们不能否认其他后发的浪漫之爱的价值。LAFS是一种锦上添花。 单向度的爱就已经是爱了,而不是说只有双向度的爱才是爱。当我们判断爱这这种情绪时,跟吸引和喜欢一样,只需要经由主体自身来判断,而不需要通过主体间性。当然,单向度的爱是不圆满的,最近的研究发现单爱在激情、牺牲、依赖、承诺和实际爱情方面都不如双向度的爱强烈,只是在动荡方面比双向度的爱强烈。可见,对单爱的浪漫化是不可取的。 “真爱”(true love)是双向度的爱的一种,它指的是一种圆满的浪漫关系之间的双向度的爱,比如非常关心、爱、承诺、兼容,以及真正的相互陪伴和彼此忠诚。真爱是双向度的爱的圆满甚至理想的形式。斯滕伯格按照他的爱情三因素论区分出了九种类型的双向度的浪漫之爱,他把我这里说的“真爱”称为“consummation love”。 痴情(infatuation) 根据韦氏词典,“痴情”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痴痴的或强烈的爱或兴趣:强烈而不合理的依恋”。剑桥词典的释义是:“强烈但不持久的爱或吸引力”。可见,这一术语跟前面三个术语很不同的是,它不仅包含了主观维度,即强烈的爱,但同时也包含了客观维度,即幼稚的、不合理的或不持久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心理学对这个词的严肃探讨还较少,因为这一学科较少考虑客观维度。有些人认为痴情应当是爱的第一阶段,在理想情况中,它应该转化到爱之中来。 为什么有些强烈的爱会是幼稚的、不合理的或不持久的?这要么是因为对方是不可得的,比如对方已经明确或不明确地拒绝了你;要么是因为你对对方的了解不仅是理想化的,而且还忽略了对方的缺点或丑陋之处,比如你爱上了一个据说人品相当成问题的人。痴情是一种爱,但它是一种不现实的爱。但是很少有单爱是痴情,因为许多单爱——正如前面的研究已经谈到的——并没有双向度的爱那么强烈。所以,大多数痴情都发生在关系初期或通往关系的路上,而LAFS一般来说不是一种痴情。 虽然痴情是幼稚的、不合理的或不持久的,这并不意味着激情甚至浪漫是幼稚的、不合理的或不持久的。激情(passion)应当尽力保持,只是不应当停留在对对方的不现实的想象之中,而是尽可能地更多地了解对方。你可以同时拥有强烈的爱,但同时这种这种爱又是现实的、合理的甚至持久的,而一般来说这就是“真爱”。 痴迷(obsession) 痴迷跟痴情不同。根据韦氏词典,痴迷指的是“对一种往往不合理的想法或感觉的持续困扰性迷恋”。它跟痴情一样,同样是“不合理的”,但是它不是爱,更不用说强烈的爱了。同时痴迷又是持续性的和困扰性的,而痴情则未必是持续性的,更不是困扰性的。而且,痴迷跟喜欢一样是一种相当平庸的概念,因为你可以痴迷任何事物。可以说,痴迷是一种变态的喜欢。 在依恋风格类型中,有一种风格叫做痴迷型,而且这是一种非健康的风格。它跟浪漫之爱的强度没有关系,而只是跟依恋(attachment)的强度有关。 在图书馆这个例子中,当事人产生了LAFS,并且老是想着对方,但对对方的了解非常有限同时也伴随了理想化,那么痴迷也就开始了。在现实世界中,许多失恋不久的人也处于痴迷状态,这些失恋者经常想着对方并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而且重新对前任发生了理想化。 在近年一项叫作《长期关系会扼杀浪漫爱情吗?》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在长期和短期关系中,浪漫之爱(无痴迷)与关系满意度密切相关;但在长期关系中,痴迷与关系满意度呈负相关,在短期关系中呈正相关。并且研究者在回顾了既往文献后发现,浪漫爱情可以而且确实存在于长期婚姻关系中,并与婚姻满意度、幸福感和高自尊相关联,但前提是这种浪漫爱情没有痴迷成分。 痴迷可说是单爱中的常见现象。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即便单爱梦想成真,由于早期存在过这种痴迷,他们的关系质量也会因此存在这种负面因素。这说明,如果说痴情可以作为爱的第一阶段,痴迷则应当尽量避免。痴迷是很不浪漫的。(文/冷金乘)

为什么一些美女错过了好的亲密关系

我一直不愿意从经济论的角度来考虑亲密关系,因为这种思考并不在人们每时每刻生活的表面上运行,而只是一种理论的反思。但是,偶尔做一下反思是必要的,假如我们真的要对亲密关系实践做出反思的话,经济论依然是有用的,而且这种思考对于某些喜欢谈论“底层逻辑”的人来说似乎特别合适。 美女更幸福吗?更具体地,美女在亲密关系中更幸福吗?本文只讨论异性恋的情况,但依然可能适用于其他情况。 美女的优势人尽皆知,并且早已得到各种实证研究的证明。最近有研究表明,从整个人生的尺度来说——不限于较为狭窄的亲密关系语境——美女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都更高,而且影响不小,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影响是间接的,因为她们通过美貌获得了更好的健康、教育和收入。更具体的说,一个标准差的吸引力变化会带来0.10个标准差的满意度/幸福感变化。 那么,美女在亲密关系中也更幸福吗?虽然一些研究倾向于支持这一论点,但是近年来有些研究注意到了美貌的负面影响。其实,许多人经过身边观察也可以注意到一个颇为遗憾的现象:许多美女的亲密关系状况似乎并不值得向往。换句话说,她们打烂了天生的一手好牌。由于亲密关系在人生的幸福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这也给她们的整个人生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既从身边观察到了这种现象,也从网络上阅读到过一些故事。其实,美女的不幸是一个相当常见的主题。由于目前关于美貌对亲密关系的负面影响的实证研究还相对匮乏,所以这里便不可避免地包含有我自己的一些思考,但它们都奠基于现代心理科学。这里要做一个免责声明:在这篇文章中我不会讲述来自我身边的任何例子,所以与我彼此认识的美女们大可放心。不过,我也认为这篇文章可能对具有美貌特征的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要明确的是,负面影响不容易出现在那些心地善良而又心理健康的美女身上,而这些影响往往是美貌与自身的某些消极品质叠加的结果。我在《中国式女儿》中对某些由家庭和文化状况造成的问题已经有过讨论。在理论上,一个完全自我实现的美女是不太可能犯以下这些错误的。 物质主义生活方式 由于美女的外表吸引力较高,这种强大的择偶资源使得她们能够找到具有较高的对等资源的配偶,尽管交换到的资源可能不是外貌方面的。同时,由于较高的吸引力在一般生活领域能带来很多好处,比如自信、善于社交等,那么这些由较高吸引力带来的好处也会对择偶带来优势。 有一个关于纽约曼哈顿的都市传说大概是这样说的。一位25岁的女子在论坛里发帖,询问如何才能结识华尔街的有钱人,跟他们约会,并和他们结婚。一位有钱人回帖说,由于女子的外表资源会随着年龄下降,而他们的财富会随着岁月而增长,那么跟这样的女子结婚就是一笔亏本的投资,所以有钱人一般只追求一个又一个跟年轻女子的短期关系,而不是长期稳定的婚姻。 这个都市传说值得我们讨论的地方有很多。不过我们这里仅仅关注这位女子的想法。很显然,她的意图是想用自己的容貌和年轻,通过和富人的婚姻,来争取物质财富。这诚然是一个相当极端的案例,但是它的缓和版本在日常生活中也频繁出现。有些女子就是在自己的约会软件或者“征友贴”中对自己的潜在对象进行“明码标价”的,即便没有一开始就漫天要价,也可能会在约会阶段或恋爱阶段提出要求。在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浪漫爱情已经消失无踪。在中国,这个价格可能体现为索要大城市的一座“婚房”,或者高额彩礼,等等。 我需要再重复一遍:由于美女具有较高的长相价值,所以她们从男人身上换取相对的资源价值,这是相当自然的事情。可是,由于美女天生具有较高的要价能力,这可能也造成一个不良的后果:她们比长相相对平庸的女子更可能会有意地去使用这部分能力。一旦美女把这部分能力武器化,把浪漫爱情变成了商业谈判,那么她们便很有可能错过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如果一个人是为了对方的钱而去结婚,那么这样的亲密关系就没有建立在浪漫之爱、承诺、情绪联系、相伴和共享价值观等等的基础上,而只是某些物质利益。这就使得自己走向了物质主义生活方式(materialistic lifestyle)。根据美国心理学会词典,“物质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追求和获得物质产品和奢侈品的价值体系,通常被个人视为衡量个人价值和成就的标准,往往以牺牲道德、心理和社会因素为代价”。一种常见的误会是,富人都过着物质主义生活方式,但其实不然,大多数富人都没有过这种生活方式。想一想史蒂夫•乔布斯就好了,虽然他也有自己的豪华游艇,但他的生活方式跟物质主义八竿子打不着。另外,也不只是富人才有资格过物质主义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很明显地感染了大量的普通中产阶级。 虽然有些人会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排序,你要尊重别人的生活和命运。但是物质主义生活方式却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糟糕的生活方式。关于物质主义和幸福的关系的各种研究都表明,物质主义与更低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相关。 美国心理学家蒂姆•卡瑟是一位研究物质主义的专家,写过一本书叫做《物质主义的高昂代价》(The High Price of Materialism)。他在接受美国心理学会访谈时被问及物质主义是否有积极后果,他这样回答: 我们从文献中了解到,物质主义与较低的幸福感、较少的亲社会人际行为、更多的生态破坏行为以及较差的学业产出有关。它还与更多的消费问题和债务有关。在我看来,所有这些都是负面结果。 但是,对于一个依靠消费为公司带来高额利润、为国家带来经济增长、为政府带来税收的经济/社会体系来说,与物质主义相关的消费和过度消费可能会被视为一种积极因素。 可见,物质主义对于个人福祉来说没有任何好处,而只是对宏观经济有好处。但是,只有作为社会现象的物质主义才会对宏观经济有好处,一个个人的物质主义当然就谈不上了。 美国哲学家丹尼尔•海布伦提到: 我曾经与一个非常不幸福、支离破碎的家庭相处了一段时间,这个家庭体现出所有物质主义生活方式的迹象——工作是为了尽可能多赚钱,钱则被花在豪车和其他社会地位的象征上。购物是他们的主要休闲活动之一,家庭成员中有一名年轻女子甚至认为自己是“购物狂”。家中大部分人在谈论起他们觉得非常重要的话题或任何有实质内容的话题时总是茫然若失,他们的生活中也不常出现深刻或有内涵的对话。家庭成员彼此孤立,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然而单独来看,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招人喜欢的好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都很健康,与其他人没有什么分别。他们都很关心自己的家人和其他熟人,毫无疑问,他们也很重视践行一些基本的美德,如诚实、公平、善良和忠诚。他们珍视个人取得成就的回忆、与家人共度的时光和其他人生中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他们很有可能只是在追求经过大众文化所认可的人生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唾手可得。可能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除了单一的对于金钱、财产和地位的追逐之外,人生还有其他受人尊敬的可能性。于是乎,他们选择了能够满足自己欲望的生活方式,却丢失了真正在乎的东西。这次相处经历令我灰心丧气,因为我意识到自己也身处这样一种令人深切失望的文化之中,这种文化迫使我们全力去追逐一种与自己价值观严重不符的人生。(《幸福:一个极简导论》) 海布伦的意思是,物质主义生活方式会让我们失去人生中更重要的事情,尤其是与他人的深度联结。 我们要想到,从古至今的各种幸福理论似乎都没有把物质财富看得很重要,其中许多都倾向于贬低物质财富对幸福的贡献。在心理学意义上,“物质主义”(materialism)这个词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我在《存在一个收入饱和点吗?》已经对时下热门的收入饱和点理论做出过介绍,这一理论认为收入在达到一个饱和点以后便不会再对幸福造成任何影响。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倾向于物质主义生活方式呢?俗世智慧已经猜到了正确的答案——这往往是由不安全感或受威胁感(比如小时候的困窘,或者要和弟弟争夺资源),以及强烈的要与他人进行比较的倾向造成的。当然,当前的各种媒介对物欲的追捧也脱不了干系。于是,当美貌与这些消极品质叠加在一起,想要从亲密关系中获得物质利益的强烈欲望,以及对物质主义生活方式的追求,便应运而生了。 不合理的价值交换目标 物质财富只是美女们的要价的一方面,其他方面还体现在男子的社会地位、身高甚至年龄等。我必须再重复一遍,美女们由于具有较高的长相价值,那么她们是可以合理地去交换这些资源的。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是有资格来“挑剔”的。可是,我们又一次看到,美女们可能会拿自己的容貌去交换回了成问题的东西。 在这里,我们便深入到了进化心理学的地盘。我之所以认为某些东西是成问题的,依据完全来自现有的进化心理学。 一般来说,女性希望自己的长期男性伴侣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者具有高级职位。可是二十多岁的美女们开始寻找长期关系伴侣时,与她们年纪相仿的男性们正处于职业发展初期,甚至还没离开校园。所以,常见的做法是从这些年轻男性身上看到潜力。这倒也不难,聪明、自信、善良和勤奋都指向了不错的未来。但一些美女似乎觉得这样很麻烦,便跳过了这一步骤,而是直接寻找已经处于相当地位或职位的人。比如,章泽天与刘强东,中国高校里各种女学生追求甚至处于已婚状态的男老师,众多官员的各个情妇,等等。 一般来说,女性希望自己的长期男性伴侣身材高大而魁梧。然而,美女却比其他人(以及中国女子相比于美国女子)更容易死死地掐住一个身高数值不放,比如175、180甚至190,并且把这个从计量角度来说纯属偶然的数字设定为一个绝对的标准。然而,进化心理学只是告诉我们女性期望男子高大而魁梧,而没有说一定要达到什么固定的数字,而且这一方面的品质其实并不是女性最看重的因素。 通常来说,女性在短期关系中期望男性年轻,但在长期关系中期望男性年长。由于中国人长期不区分短期关系和长期关系,导致许多人不太容易搞得清自己想要什么伴侣。一些美女主动接近明显年轻的男性并希望和他们结婚,这似乎混淆了短期关系和长期关系的区别。我要强调的是,“姐弟恋”是很正常的事,而且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在进行“姐弟恋”(年龄差距其实很小,甚至只是象征意义上的),不过,它们全部都是男追女,而男追女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不是坏事,而且很有可能是男性性别进步的表现,而且他们的亲密关系跟其他人的亲密关系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这里讨论的仅仅是美女们铁了心主动只找比自己年轻很多的男性的情况。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我之所以认为它们是成问题的,具体理由各不相同。为了社会地位而选择伴侣,跟为了金钱选择伴侣一样,都没有把真正重要的东西作为亲密关系的基础,这几乎必然导致关系缺乏意义。僵硬地确定一个身高数字,显然有着忽视伴侣的更重要品质的危险。固执地要找一个年轻许多的男子作为自己的长期伴侣,则是混淆了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的区别。 要相信,当一个美女只是看上了对方的钱、社会地位、身高或年龄因素并死死抓住不放时,即便她们获得了她们想要的伴侣,那么那些伴侣大多数时候也因此只是看上了她们的容貌和年轻而已。这种亲密关系很显然是缺乏意义的,因为它没有建立在一个真实的基础上。 但是,这里只是从普遍情况来谈的,具体到个案可能非常不同。比如,如果章泽天当时是真的爱上了刘强东,或者女学生真的爱上了大自己二十多岁的已婚男老师,或者美女真的主动爱上了一个小自己十岁的男子,由于浪漫爱情具有绝对的权利,那么我在这里的所有谈论就在这些个案之中没有任何效用。然而,我还是可以很有把握地说,以上这些情况很有可能跟浪漫爱情没有什么关系,而这很有可能导致缺乏意义的亲密关系。 不稳定的关系 美女经常换男友也是一个常见的主题,这就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经常换女友一样。频繁更换伴侣,这件事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但是他们有可能失去维护亲密关系的能力。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娜-马-凯拉姆斯(Christine Ma-Kellams)领导的一项研究(分为四项子研究)发现,身体更具吸引力预示着更大的关系解体可能性、更短暂的关系以及更少参与关系维护过程。于是,美女和帅哥的亲密关系更不稳定便被实证研究确认了下来。这不仅意味着他们的关系解体的概率更高,也意味着关系中的冲突和冷战更多,并且在挑选长期伴侣时也更加任意。 我想起我读初中的时候,我的一位室友好不容易追上了我们年级的“级花”级别的美女,但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被分手了。实际上,他追到她前不久,她才跟另一位男友分手。我不认识这位女子,只是远远地见到过,当时我就感到我的室友的命运是注定了的。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美女和帅哥认为自己有大量的替代伴侣可供选择,于是缺乏动机去主动去维护现有的亲密关系。但是,如何在亲密关系中稳定地生活却是一项对于整个人生而言相当重要的能力。如果美女缺乏这方面能力,这会导致维护关系的职责过多地转移到了男性身上,而自己则可能不停输出负面因素。亲密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交互性就被废除了。结果要么是她们自己了结了这个关系,要么是超出了男性伴侣能承受的极限。 结语 我很荣幸可以认识一些可以在各种意义上称得上美女和帅哥的人,其中有些也是我的朋友。这些美女们大多心地善良、和蔼可亲,并且看起来没有什么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于是,以上这些现象在她们身上并不容易出现。 总结来说,一些美女们错过好的亲密关系的原因就在于,她们错误地运用了自己的天然优势。我怀疑,她们越有意识地来使用这些优势,就越有可能误入歧途。顺其自然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希望这篇文章也促使人们——尤其是男人们——在对美女“上头”之余,尤其是进一步打交道后发现对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的时候,不要感到惊讶。“美就是好”在有些时候是对的,但在有些时候不是。美女们是幸运的,但是这种天生的禀赋并不意味着她们的精神品质也令人赞叹。美貌与某些消极品质叠加可能会带来很可怕的后果。 无论如何,打烂一手好牌总是让人遗憾的事,而且亲密关系的选择与经营对人生的意义重大。由于这样的事情的发生是美貌和心理不健康叠加在一起造成的,那么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心理健康的改善,而不是利用自己的美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来越远。只有这样,她们才可能摈弃物质主义生活方式,更加合理地进行价值交换,以及让自己的亲密关系更加稳定与和谐,并且把亲密关系建立在浪漫爱情这一实打实的基础上。在通往自我实现的路上,美女与其他人是平等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文/冷金乘)

为什么酒吧里的女性穿着如此性感?

在2022年跨年夜,我给转租给我的房间的同学发消息,祝他新年快乐。他询问我是否有朋友一起庆祝。我说没有。于是他建议我去大学旁的一家酒吧,并且说这样的夜晚适合“喝香槟”庆祝。 他还提醒我:“Talk to as many random people as you can!Make it a game!” 我深表赞同。但当我走进那里,我发现这个任务对我来说还是太困难了,自己需要花更长时间来习得这项技能。这是我第一次进酒吧。 因为这座酒吧坐落于一座大学城里的校园旁边,所以大多数都是学生。法律规定只有超过21岁才能喝酒,一位服务员站在门口检查了我的证件才让进来。我点了一瓶从未听说过的啤酒,坐在吧台旁,安安静静地观看电视里的大学美式足球赛,并且装作自己看得懂。 我不时也观察身边的人。随着午夜的临近,进来的人越来越多,本来就很吵闹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喧闹。绝大多数都是白人,男女比例均衡(或许男性稍多),像我这样的有色人种少之又少。在这样一个冬天,绝大多数女性的穿着都非常火热(hot)、性感(sexy)、袒露(revealing)和挑逗(provocative),仿佛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即便在酒吧室内还算温暖,但从家中往返酒吧的路上就得遭受温度的考验了。相比之下,这里的男性的穿着毫无特色。 为什么? 首先要考虑到的当然是角色和社会期望。这意味着,当你参加某个活动或进入某个环境,意味着你要接受这个活动或环境对你的期望,扮演适当的角色。比如当你参加一个晚宴,你不会穿运动服,而是西装革履或晚礼服,否则你就是在搞破坏,或根本不被允许入场。多年前曾经主持过一次活动,那天被老师批评说没有穿“带领”的衣服。同样,一位女性进入一个酒吧,她就接受了这个环境对自己的着装的期望。 但这不是我想强调的因素,而且它也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期望可以很容易打破。我也的确看到穿着严实的女性,但实在屈指可数。问题在于,为什么女性并没有打破这种期望,尤其是正在接受全世界最好的高等教育的女性,而且这里的女性运动正蓬勃发展?显然,女性们真实地享受着这种着装。 为什么? 我能想到三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审美的,即女性爱美的天性,她们喜欢自己美,而希望别人觉得自己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显示美不一定通过性感的方式,所以她们一定是喜欢这种特殊的性感美的方式。第二种解释是,她们希望获得异性的关注和吸引,尽管这不一定真的会导致某种实际的结果。第三种解释是,这是女性的同性内部竞争的结果。其中,第二种解释是首要的。 在《每日邮报》的一个对英国几个城市街上的穿着暴露的女性的访谈中,许多女性诚恳地表示她们是想获得男性的注意,从而增长自己的信心。有一位受访者甚至直言做一个“荡妇”(slut)是可以的——顺带一提,我认为现在女权主义已经开始败坏一些女性的诚实——文章中,一位心理学家对这样的现象表示担忧,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倾向于通过外表来获取信心,而不是成就或技能。在访谈中同样涉及到我猜想到的另外两种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女性显然是“痛并快乐着”。寒冷的天气与裸露的肌肤,不好走路的高跟鞋,可能来临的性骚扰,而且,实际上很多女性对自己的外表感到不安全或焦虑。 可是,还有一种痛。我在酒吧时注意到,一位同样穿着性感的女性在一段时间里一个人坐在酒吧的一台桌子上。这个巨大的房间里,除她和我之外的所有人都处于交谈状态时,这样一个场景就让我感到不忍直视,只好继续装作观赏球赛。后来她自己一个人离开了。这种痛似乎不在于孤独,而在于没有引起任何注意。 当然,也要牢牢记住,女性穿着性感只是想让自己显得有吸引力,但不是想引诱任何人。一项研究表明了这一点,不过这个结论同样是来自女性的自我报告。总之,这不是一张性骚扰的通行证。一般来说,这样的女性处于一种愿意跟男性正常交谈的状态,搭讪在这样的社交场景是受到欢迎的——不过搭讪者应该符合对方的预期。许多研究都表明,女性在发出什么样的动作时,意味着她在向某个人发出欢迎搭讪的信号。 人们对女权主义当然可以有很多批评,其中就有不诚实和违反人性。有时候她们知道自己是在欺骗别人,有时候她们还欺骗了自己。一些顽固不化的女权主义者似乎反对一切女性性感(性化),另外一些较为开明的女权主义者接受了女性性感,但是仍无法摆脱某种怪异的羞耻感,而且仍然拒绝承认它是为了吸引异性。2021年,一位八十多岁的美国女演员和社会活动家Jane Fonda用愧疚和遗憾的口吻承认,尽管自己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但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举动中仍然想要获得男性的注意。 当一个人需要遗憾地承认自己的天性,甚至还需要为自己的天性辩护时,这就让我想起欧洲中世纪修道院里的修女们心中对性的渴望。(文/冷金乘)

傅首尔老公会不会这样想过?

近日,演员傅首尔与其老公刘毅共同参加了一档真人秀。该节目主题是面临婚姻危机的夫妻在旅程中共同回首相爱的美好,剖析问题。 节目先导片中,两人从合肥搬到上海,聚少离多,老刘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几无社交,生活陷入了循环,人变得越来越封闭;傅首尔事业蒸蒸日上,步伐愈来愈快。两人无法同步生活节奏,让双方觉得这段婚姻并不健康。 老刘深思熟虑之后主动提出离婚。 有人说现代社会女性事业成功,为什么对调全职主内角色会让男人们突然“矫情”起来,老刘应该见好就收,家庭煮夫难道不好吗?或者事业巨大差异,导致夫妻之间出现了不平衡和不协调;另外有人则认为婚姻问题不是一两天的事,双方都有责任,综艺节目不能呈现与剖析婚姻全貌。 对于此事,老王想从男性视角谈谈心里深处的想法。 “女强男弱”“女主外、男主内”婚姻模式基于现代社会已有较大接受度。老刘默默在家多年力证这一点。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全职先生整天围着孩子转,没有自己的事业和朋友,封闭和孤立。这几乎是家庭全职人员共感,处理家庭关系,照顾孩子,整日琐琐碎碎,同时这种现实处境和遭遇仿佛无尽循环。此时,孤寂压抑的全职先生便会想要一个出口与解救。他们寄望另一半承担与分担。他们想对另一半分享甚至倾诉生活点滴,日常细碎、幸福快乐、伤感失落等等,消解生活的疲惫和心累。 另一半却分很多种。她们可能及时给予全职先生关心与关注,理解与爱,让婚姻关系融洽;她们可能不理解家庭事务琐碎,指责全职先生歇斯底里与无理取闹,影响其事业前程与发展,以致夫妻步调不一,渐行渐远;她们亦可能理解与发现家庭问题,只是作为情感漠视者,她们通常执着物质世界,缺乏或漠视情感表达。 或许还有许多许多。总之双方情绪需求拉扯,一人想奔前程,一人渴望家庭,两人像是在拔河。 如果全职先生情绪得不到较好疏解。他们便会产生诸多想法。 一是牺牲自我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陷入深刻的自我反思与否定,个人前途与家庭束缚发生思想矛盾冲突。不可否认男性的社会性参与和自尊要求更为强烈。 二是牺牲自我全心为家庭付出的意义,全职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的人被贴上“躺平”标签,被社会有色眼镜看待,全职先生家庭贡献价值不被正视,甚至还可能被主外者趾高气昂蔑视。 三是缺乏情感关怀和关注,全职先生对家庭付出感到迷茫,深刻怀疑家庭功能结构,自认为家庭的一件工具,充当保姆角色。 四是全职先生对婚姻生活绝望和失感,思考婚姻生活意义以及人生幸福感。另一半长期缺位,婚姻生活不过是一场独角戏。 全职先生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家人孰强孰弱,步调差异,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夫妻双方之间的灵魂契合纽带是否良性存在与运行,以求工作和家庭平衡、互相信任和尊重,互相沟通和理解。 扪心自问,我们的家庭成员分工是否存在价值高低对比?我们的家庭成员是否会因为幸福去异求同而妥协委身?我们的家庭成员是否理尽责任而非飘渺的感情刺激?我们的家庭成员是否为了家庭美满拼搏而非精致的利已之私。 婚姻生活需要我们多用一个家的概念去理解。同时我们也更要树立一个关于情感的正确认知,广泛培养兴趣,扩大社会参与,情感诸念其实很小,常态生活本原更大。(文/王宜楷)

🗃️ 情感档案

现已更新 篇文章。